少儿编程、广州少儿编程、少儿编程培训班、编程考级、青少年软件编程考级
少儿兴趣班、机器人、Scratch、信息学奥赛 、二中火箭班
疫情期间,在线教育一夜爆红,学习编程语言也成为了热门话题。不少B站上的编程教学视频被重新翻出来,众多博主中,一个10后小朋友成功吸引了文摘菌的注意。这个戴着大眼镜的“小老师”名叫“vita君”,竟然是个10后的上海小学生,可以说是全网最年轻的编程教学博主了。

从视频题目来看,小朋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swift编程,如今已经有超过12万粉丝。
看到“vita君”,除了感慨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的同时,文摘菌也意识到,随着AI近几年的大火,编程作为AI的核心基础技能,其教育已经呈现出越来越“低龄化”的趋势,对编程教育“抓早抓小”也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。
“少儿编程”这个新的方向之所以会吸引如此多的关注,主要得益于新智能时代的大爆发和国家的大战略规划。
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时间点:
从国家战略规划来看,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,提出重点部署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,其中第八条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,主要内容是要建设智能化校园,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、管理与服务平台。
从产业阶段发展来看,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,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,国务院发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指出到2030年,中国要在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。
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,到2030年AI人才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,从时间上看,这中间大概有10年左右时间,也就是说,到2030年未来这些能够就业的AI储备人才,真正能帮助国家“智能战略”实现的人,目前正处于10岁左右的青少年时期。
因此,中国要在全球AI竞赛中胜出,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编程教育,需要从现在就开始。
游戏化少儿编程浮出水面
对于青少年来说,提升学习兴趣和专注力,实现学用结合是学好一项技能的关键。以编程为例,如果看到的是写满代码的IDE界面,估计不仅小朋友,连文摘菌都会望而却步。
回归教育追求的“因材施教”本身,游戏化学习可能是最贴合教育价值的编程教学方式。传统的编程学习要求学习者精准了解并运用编码的语法格式,遵循严谨的知识结构展开。而游戏化学习则简化了上手步骤,先抛掉对语法结构的苛求,专注于创意的实现,让编程像搭积木一样易操作。
如何给更多中国青少年种下“AI”的种子?
许多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都将“人才培养”放在了核心地位,这在对少儿编程教育的重视上,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2016年,美国政府为了少儿编程,不惜投入巨额资金,要求全国的学校提高和推广编程学科的质量;
英国在2014年时也将少儿编程加入了必修课程当中,要求全国五岁以上的小学生必须开始接触少儿编程;
澳洲要求十岁的学生开始进行少儿编程的学习;
日本早就在中小学中普及编程教育科目。
我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早在2017年7月,国务院下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》,在第六条中强调:“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、游戏的开发和推广。”

目前“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”和“逐步推广编程教育”这两条都在稳步推进中,各地人工智能的教材也在走进中学,而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、游戏的开发和推广”也得到了腾讯等社会企业的响应。
“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,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”。在现今人工智能的浪潮下,我们需要一批AI的青年力量来为我们这个国家添砖加瓦,少儿人工智能教育和编程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。
而如何给更多青少年种下这颗“AI”的种子?传统“一教一受”的方式恐怕已经与时代不相符合,更需要的是通过趣味化的场景,将编程能力和AI思维引入更多更低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日常中去,显然,游戏化的少儿编程教育无疑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中最有效、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。
文字部分资料摘抄自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本网站。
“ 兴趣驱动,培养探索的下一代 ”
正是笋尖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
笋尖科技(Sprout Technology)源自美国硅谷,由原微软公司高级架构师(James Wu)、原武警某部高级工程师(Alice Wu)和Oracle甲骨文硅谷总部架构师(Alan Wu)联合创办。致力于激发与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在创意编程、机器人和创客领域的潜能,并让这种能力长久运用于未来发展。
Scratch·广州少儿编程·青少年软件编程考级
笋尖科技老师联系电话:
Alice 老师 13500016969 James 老师 13922250535
